公共艺术大奖评委组成员

汪大伟

评委会主席
国际公共艺术协会(IPA)副主 席,发起人。教授、博导,上海大 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,中国 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、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、上海市创意设 计工作者协会名誉顾问,上海公共 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艺术总监。

路易斯·比格斯

评委会监事
国际公共艺术协会 (IPA) 主 席 , 发起人。1979—1984 年担任 阿尔诺芬尼 • 布里斯托尔展览协 调员,并至 1987 年前,一直任 英国文化协会视觉艺术部展览馆 员。1986 年担任圣保罗双年展英 国专员。1987 年加入英国利物浦 泰 特 美 术 馆,1990—2000 年 担 任泰特美术馆主管。1998 年与利 物浦双年展的詹姆斯 • 摩尔和珍 妮 • 蓝晶 • 里德一起成为创始受 托 人,2000—2011 年 担 任 双 年 展行政长官。

熊鹏翥

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评委
国际公共艺术协会 (IPA) 研究员,1989 年毕业于美 国纽约大学 (NYU) 人类学研究所与博物馆学研究所,现 为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,曾任世界宗教博物馆筹 备处助理研究员及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研究组主任。

艾伦 • 席托

大洋洲地区评委
艾伦 • 席托是雅加达努桑塔拉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 馆馆长。他是一名策展人和博物馆专业人士,具有当代 亚洲艺术背景,目前居住在雅加达。艾伦曾在澳大利亚 昆士兰美术馆亚洲和太平洋艺术和布里斯班现代艺术画 廊担任策展负责人。其中,在 2015 年,他领导了第八 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(APT8) 的策展团队。八年前,他 曾任担任悉尼具有开创性的 4A 当代亚洲艺术中心的总 监。

奥约库·奥兹索伊

欧亚地区评委
奥约库·奥兹索伊(Öykü Özsoy)是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的 首席策展人,拥有 20 多年的国际策展经验,曾在博物馆和艺术机构 的展览、艺术项目、各类项目和出版方面担任过各种职务。目前, 奥兹索伊在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担任首席策展人,组织博物 馆的艺术项目,监督博物馆的策展部门,并从 2017 年开始担任策展 人。在博物馆,她策划的展览包括“赛尔玛 • 库尔比斯 : 这个我们称 之为世界的地方”(2020 年),由德国国际文化关系研究所支持的 “线的事件”(2019 年,与苏珊·魏斯和英卡·格雷塞尔共同策展), 以及在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往届收藏展“追求现在”(2018 年)。她还在伊斯坦布尔的多个机构举办过展览,包括 ALT 艺术空间、 米利·雷索兰斯艺术画廊、DEPO、哈斯科伊纱线厂以及德国威斯特 法伦艺术协会和韩国的 INSA 艺术空间。

伯斯·克里什阿姆特瑞

西中南亚地区评委
伯斯·克里什阿姆特瑞是一位艺术家和独立策展人,在孟买和高 知之间穿梭生活和工作。他多元化的艺术和策展实践涵盖当代艺术、 设计和科学。 伯斯·克里什阿姆特瑞曾在数个个展和群展中展出过作品,包 括丹麦海宁当代艺术博物馆(2010 年)、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、罗 马 MAXXI 基金会(2011 年)等。他是高知双年展基金会的联合创 始人和创始主席。他是印度首届双年展(2012 高知 - 穆吉里斯双年 展)的艺术总监和联合策展人,以及 2014 年、2016 年、2018 年和 2020 年高知 - 穆吉里斯双年展的负责人。2016 年,在中国银川当 代美术馆,伯斯策划了“图像,超光速”第一届银川双年展。他曾 在《周刊》杂志担任过 3 年的专栏作家(“人人都是相机”专栏)。

玛丽莲·杜阿拉·贝尔公主

非洲地区评委
玛丽莲·杜阿拉·贝尔公主是“杜尔艺术”中心(Doul'art) 的总监,在公共艺术领域有超过 20 年的工作经验。她是 一位名副其实的演说家,也是东非著名的公共艺术专家。 她在农村发展非政府组织工作了近 10 年,是多边国际组 织的顾问。1991 年,她与艺术史学家迪迪埃·朔布共同创 建了当代艺术中心“杜尔艺术”。杜尔艺术的重点是通过 艺术、艺术介入城市空间、教育和记忆,建立新的城市身 份和公民意识。主要工具是 SUD-Salon Urbain duala, 这是一个三年一届的国际公共艺术节,创建于 2007 年, 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,并为杜阿拉市提供 80 多 个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。自 2014 年以来,她一直在喀麦 隆从事有关德国殖民历史的纪念项目。

卡梅隆 • 卡蒂埃

北美洲评委
卡梅隆·卡蒂埃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艾米莉卡尔艺术与设计 大学的公共艺术和社会实践教授。作为一名创新实践家、作家和研究员,她专 门研究公共艺术、城市改造及环境问题。她著有《重 / 置公共艺术》,合著有《可 能性宣言: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的委托》。此外,她还于 2008 年与雪莉·威 利斯合编了《公共艺术实践》,2016 年与马丁·泽布赖奇合编了《公共艺术的 日常实践:艺术,空间和社会包容》,并在 2020 年与李奥·谭合编了《劳特利 奇公共领域艺术指南》。目前,她正在编写一本文集,并计划于 2022 年与安东 尼·施拉格合编《公共艺术和参与的失败》。作为她对公共艺术的可持续影响研 究的一部分,卡蒂尔博士一直在与艺术家、作家、科学家以及新媒体研究人员 合作,将加拿大、墨西哥和美国各地被忽视的绿道改造成本地授粉者牧场,以 公共艺术作为环境更新的动力。她还是无边界蜜蜂组织的联合发起人。

伊丽莎白 • 沃勒特

拉丁美洲地区评委
伊丽莎白·沃勒特是一位策展人、社会活动家及文 化制作人,居住在哥伦比亚波哥大。她是拉奥特拉(La Otra)当代艺术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和艺术总监,该艺术 中心建立于 2007 年,是一个旨在促进在非传统地点、 公众演讲场所及工作室进行跨学科实践、艺术展览及相 关活动的平台。她曾任 2013 年拉奥特拉双年展的艺术 总监,此展览包括在与社区场景和研究过程相关的公共 空间中进行的 50 个特定场域项目以及介入活动。此外, 马洛卡还可以作为边缘青少年相关艺术实践的工作室。 在 2015 年,由于伊丽莎白对哥伦比亚艺术的杰出贡献, 当地著名杂志《周刊(Revista Semana)》将其评为“励 志女性”。

马克·范德斯恰夫

观察员
马克·范德斯恰夫从事经济学、区域规划和公共艺术 的交叉研究。先后在圣保罗市担任了 17 年的经济规划师, 在明尼阿波利斯 - 圣保罗地区大都会委员会担任了 12 年 的区域规划总监。2016 年后,在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与设 计学院设计并教授 “艺术家与设计师的经济学”课程。 曾担任美国规划协会区域和政府间规划部门的主席,负 责该部门的艺术和文化区域规划项目,是该部门新政策 手册“轨道交通走廊中的创意布局”(2021 年 6 月发布) 的联合编辑 。

王波

观察员
青岛西海岸新区(黄岛区)政协副主席、青岛西海 岸新区工商联(总商会)主席(会长)、青岛西海岸政 协书画院院长

钟安利

观察员
中国徐福会副会长,琅邪暨徐福研究会会长,青岛 西海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,青岛大学兼职教授,《琅 琊风》主编,《徐福的传说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